煤礦事故就像一把高懸的“達摩克利斯劍”,嚴重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,如何消除煤礦事故的發(fā)生,實現煤炭企業(yè)安全生產的“零”目標,一直是眾多煤炭人探討的一個話題。
近日,筆者作為職工代表有幸聆聽了銅川礦業(yè)公司(局)宋志剛局長在八屆五次職代會暨2011年度工作會上的報告,宋局長在講到安全管理時,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“要把預防作為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,貫穿安全生產的全過程?!币鹆斯P者的沉思,回顧近年來我局各類人身事故的成因,不禁發(fā)現,我們天天講,日日說,耳熟能詳的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”的理念,實際上并未落到實處, 在安全管理上,仍存在不少誤區(qū)。
一、忽視事前防范,注重事后追查。作為煤炭行業(yè)來說,只有居安思危、未雨綢繆,時刻保持危機意識,才能實現長治久安。但是當前一些單位在安全管理上卻是本末倒置,把安全管理的重點放在了事故原因的追查上。誠然,搞清事故發(fā)生的原因,有利于我們杜絕事故的重復發(fā)生,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,預防才是有效杜絕事故的唯一途徑。輕預防,重追查的結果只能是職工安全意識淡薄,隱患問題屢查屢現,一旦發(fā)生事故,給職工印象最深的,不是如何避免事故的再次發(fā)生,而是違章人受到了什么處罰。
二、忽視措施制定,注重吸取教訓。長期以來,我們對安全事故的態(tài)度,一直是采取“前車覆,后車鑒”的方式,通過深層的分析事故發(fā)生的原因,進而教育廣大干部職工規(guī)范操作。其實這是抓安全管理的無奈之舉,畢竟事故發(fā)生在前,我們吸取教訓在后。更主要的是,重教訓,輕措施,直接導致了一些規(guī)程措施往往是“拿來主義”,生搬硬套,缺乏研究和思考,內容籠統(tǒng)片面,只交代了嚴禁怎么做,不得怎么做,卻沒有說明應該怎么做,為什么這么做,過于簡單和粗放。
三、忽視職工教育,注重生產布置。強化職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搞好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,但筆者在工作中發(fā)現,一些生產單位常常忽視職工的安全教育,而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了井下的生產布置上,一味的強調在技術層面上下功夫,單憑技術手段來實現安全管理,在職工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上是喊得多,做得少,把安全培訓往往看做是應付檢查,走走過場,缺乏認真細致的工作態(tài)度,考試時不是指派專人答卷,就是把答案公布于眾,讓大家傳抄,非但沒有起到增強職工安全意識,提高職工自主保安能力的效果,反而淡化了職工的安全意識,造成了職工對安全培訓的不重視。
針對以上誤區(qū),筆者以為,要實現安全管理,要實現安全“零”目標,還是要返璞歸真,堅持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。
一是重視事前防范,加大隱患排查整改的力度。從事故源頭入手,及時發(fā)現和消除事故隱患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重點是隱患排查,安檢人員要勤觀察,勤走動,隨時注意生產工作現場出現的變化,以便及時掌握新情況,解決新問題,決不能馬馬虎虎,得過且過,必須要有超前意識,懂得防微杜漸,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。
二是規(guī)范安全措施的編寫。在每一項工程開工之前,規(guī)程編寫人員要提前準備,實地考察,充分了解掌握井下的地質構造條件,支護方法、施工工藝、設備設施配置等具體細節(jié)情況,在措施的編寫過程中要考慮周全,仔細推敲,把以前同類工程發(fā)生的事故的防范措施收編在內,并堅持動態(tài)修改,保證工程措施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。
三是加強職工安全培訓考核力度。通過監(jiān)督檢查,防止安全培訓流于形式。對每一個不同的工種和崗位中,要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,充分預見安全管理可能出現的漏洞,提前全方位地進行特殊時期的安全意識教育,給職工打好思想上的“預防針”,職工就能在輿論和制度的雙重約束下,安全意識始終跟上節(jié)拍,在工作中自覺履行工作職責。此外,要改原有“大鍋飯”式培訓為“自助餐”式培訓,重點加強職工 “危險預知”能力的教育,有針對性的進行危險源辨識培訓,引導職工立足崗位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危險源辨識,杜絕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的安全漏洞,從根本上實現安全生產。
(作者系王石凹煤礦黨政辦公室主任)
編輯:劉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