陜西日報 2012年7月2日 第十二版 (席選民 彎桂清 本報記者 程剛)連日來,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。這不,在陜西煤化集團銅川礦業(yè)公司王石凹煤礦就發(fā)生了幾件“趣事”,成為礦工談論的焦點。安全帽“實名”
上午8時,礦采掘服務隊皮帶司機白書祥等人,統(tǒng)一頭戴貼有姓名、單位、職務、工種等信息的安全帽,在井口列隊等候入井。呂書學高興地說:“原來聽說過手機卡實名制和火車票實名制,沒想到咱礦工的安全帽如今也實行時髦的‘實名制’了?!?/p>
自5月中旬開始,該礦分批次將采掘、生產輔助等區(qū)隊1500余名干部職工的姓名、所在單位、職務工種等內容制成反光膜,粘貼于安全帽兩側“統(tǒng)一”佩戴,以便糾偏制衡、安全督查。遇到突發(fā)事件,也可準確清查、組織人員快速撤離作業(yè)區(qū),保證職工安全。礦安監(jiān)科長白治勤介紹說,職工安全帽“掛名”以來,職工從初期的抵觸,到現(xiàn)在呵護印有自己“大名”的安全帽,再到珍惜自己的榮譽,遵章守紀的多了,“三違”現(xiàn)象少了。
父子“話”安全
“到點老爸還未歸,老媽心里寒風吹;一夜開門望幾遍,盼望老爸早早歸?!毙⊥踉捯粑戳?,老王登場:“我回來了?!?月1日16時,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礦山文藝宣傳“父子兵”的王建國、王超隨礦安全月文藝宣傳小分隊走進掘進二隊表演相聲節(jié)目。
今年初,在王建國的鼓勵和感召下,從部隊退伍的王超也和父親一樣成為一名礦工,有著近30年業(yè)余安全文藝宣傳經歷的王建國,以往都是和別人搭檔說相聲、演小品,今年拉兒子“入伙”,父子齊上陣,配合默契自不用說,單是二人“不同”的身份,“相同”的容貌,站在臺上還未開口,臺下就已笑聲一片。雖然安全宣傳工作只是父子倆的“第二職業(yè)”,但在安全宣教的舞臺上,他們父子可是礦上的“明星”演員。
“雙述”編快板
“入井前,準備好,防護用品不能少;自救器、安全帽,礦燈、口罩和手套;開泵前、嚴把關,勤檢查、不漏環(huán);U形銷、安全閥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要嚴查。”6月2日零點班,294綜采面泵站司機李銀會的特色“雙述”表演,成為班中餐時工友們的一道溫馨“硬菜”。
為普及“一崗雙述”,促進職工崗位安全操作習慣的養(yǎng)成,該礦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寫全礦63個工種《雙述標準大綱》,同時,要求基層區(qū)隊結合崗位工種實際情況,補充完善,使其求“大同”、存“小異”,便于職工熟練掌握運用。今年44歲的綜采一隊乳化泵司機李銀會自發(fā)將《乳化泵司機崗位描述》改編成快板,富有情趣的“特色”描述,使他在“枯燥”的崗位描述中找到“樂趣”,也道出該礦企業(yè)文化建設點滴融入、細節(jié)養(yǎng)成的魅力。
三違“進”病房
“今年我決不會再出現(xiàn)‘三違’了,去年違章成為‘黑名單’上的人后,罰款、電視曝光、女工委家訪,而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這次進病房與工傷職工座談,工友違章受傷,這身體受傷害心理受傷害的事,真的是‘傷不起’”“三違”職工賀師傅滿臉慚愧地說。
6月1日上午,該礦改變以往對“三違”人員采取經濟處罰、電視曝光、安全補課等幫教形式,首次“邀請”2011年度出現(xiàn)違章的賀師傅等9名員工一同前往礦醫(yī)院,與工傷、職業(yè)病職工面對面座談,開展安全警示教育。“三違”人員切實感受到違章對企業(yè)、家庭、本人造成的嚴重后果,紛紛表示要痛定思痛,堅決糾正違章作業(yè)行為。
編輯:郝 龍